博学而渐进 格物而致知——宁师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招生简章
时间:2023-06-19   点击数: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82年。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6个本科专业,有物理学、学科教学(物理)及电子信息工程3个硕士点,拥有1个教育部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2个自治区一流专业(物理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个自治区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50人,副教授及以上教师2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宁夏“313人才工程”1人,宁夏青年拔尖人才3人,自治区科技领军人才1人,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1人,并在校外聘请2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学高级教师担任兼职导师。

办学条件

2324D


学院实验室总面积3600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3500余万元,教学设备4400余台,现有教学实验室29个,科研实验室8个,可开展的实验项目400多个,年教学学时20余万学时。目前,所有实验室均全天向学生开放。电子EDA实验室、三创空间和科普馆等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

本科专业简介

物理学(师范)

物理学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并能够通过科学实验进行初步研究的师范性专业人才。

本专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有自治区级大学物理教学团队、校级理论物理教学团队、校级“光学”及“材料学”重点学科、校级量子光学和光子学物理创新团队、校级“纳米结构及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专业标准学制四年,主要开设课程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固体物理学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非师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宽专业知识面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电气自动化工程师。

本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为省级一流专业、自治区产教融合示范专业,与本地新能源、化工、电力等大型企业合作建有实习实训基地。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电机与拖动技术、电力系统分析、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等。

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面向现代电子、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领域,培养具备电子信息工程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的电子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

本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教育部“新工科”专业、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建设示范专业。在西安、无锡、苏州等地建有实习实训基地,注重校企合作,学生就业前景广泛。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信息化需要的人才,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电子产品设计制造、信息系统集成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及相关领域产品设计制造、使用维护、运行管理等工作。

近三年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均获得了奖项和取得了优异成绩。本专业注重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协同育人,在西安、苏州、银川等地建有实习实训基地。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电路理论类、工程电磁场类、智能传感仪器仪表类、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信号分析与处理类等。

人工智能(非师范)  

人工智能专业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从事智能系统、信息处理、行为决策等方面的研究与设计工作,也可在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能制造等领域从事智能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从事研究与设计,也可在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职业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非师范)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立足宁夏、辐射西北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专业知识,能适应电子、信息与通信等领域技术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胜任IT企业产品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工作,本专业着力培养能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具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家国情怀、品德素质优良、理论基础扎实、服务地方电子信息行业及中小企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综合素质人才。

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简介

物理学(学术硕士)

物理学一级学科学术硕士授权点依托学院物理学专业建设。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立项建设自治区一流学科重点培养学科。拥有自治区新型微纳高性能先进功能材料研发创新团队,校级纳米结构及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级光学重点实验室和校级量子光学和光子学物理创新团队。

学位点学科方向有光学、凝聚态物理和声学,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材料、低维材料、声学超构等材料及器件的计算、设计及研发工作,培养可从事物理学相关领域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的研究生。

学科教学(物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物理)依托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专业建设。2015年,物理学专业获批宁夏“十三五”重点专业,本学科获批宁夏“十三五”重点学科;2019年,本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成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学物理教师,人才培养坚持成果导向,加强培养过程中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就业质量。自2015年起开始招收,共计培养45名毕业生,从事中学物理教育相关行业44人。

电子信息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硕士学位点依托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于1995年,201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专业,2018年获批自治区“产教融合”示范专业,2019年电子信息工程(新工科实验班)开始招生。同年本专业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37个,总面积3100平方米,设备总值3500余万元,同宁夏电信、吴忠仪表等区内外企业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研究方向包括信号检测与处理,集成信息识别、传输、控制的智能系统及应用等。近年在巩膜识别、LDPC编码、光纤传感器、光信息处理、农业物联网等方面发表62篇高水平文章,有5项成果通过科技部验收,累计有42项成果在宁夏农业、金融、供水、教育等行业应用。

学院风采

一、教师成果

学院教师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2项,累计获得科研资助1545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28篇,出版专著9部,获批专利26项。

二、教师风貌

物电学院尊师重教、育德励才,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汇聚集体智慧力量,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1F813


三、第二课堂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学科竞赛

14B88


2.文体活动


3.五项全能基本功大赛

1A85A

4.社团风采

1D557


5.寝室风貌

14627

四、服务社会

物电学院秉承“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大学使命,进入中学开展创意课堂,走进乡村传播科学知识,对接企业增强实践技能,志愿服务弘扬仁爱美德。

DB95

欢迎报考宁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我们在这里期待2023级新同学到来!

责任编辑 | 马军红

编制 | 梁   斗

本文排版 | 锁   媛